2019年,18部門聯(lián)合印發(fā)《農村人居環(huán)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》,貫徹行動5大原則——縣級主抓、多方參與;村為單位、農民主體;因地制宜、分類實施;先易后難、循序漸進;教育引導、移風易俗。提出“三清一改”——清理農村生活垃圾、清理村內塘溝、清理畜禽養(yǎng)殖糞污等農業(yè)生產廢棄物、改變影響農村人民環(huán)境的不良習慣。
2019年,《關于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集、轉運和處置體系的指導意見》要求:到2020年底,東部地區(qū)以及中西部城市近郊區(qū)等有基礎、有條件的地區(qū),基本實現(xiàn)收運處置體系覆蓋所有行政村、90%以上自然村組;中西部有較好基礎、基本具備條件的地區(qū),力爭實現(xiàn)收運處置體系覆蓋90%以上行政村及規(guī)模較大的自然村組。
2019年,《關于做好2019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》明確財政補貼:中央財政獎補資金,原則上對豬當量(以生豬、牛存欄量折算豬當量,1頭牛相當于5頭豬)為50萬頭以下的項目縣,累計補助上限為3500萬元;豬當量為51—70萬頭的項目縣,累計補助上限為4000萬元;豬當量為71—99萬頭的項目縣,累計補助上限為4500萬元;豬當量為100萬頭以上的項目縣,累計補助上限為5000萬元。
2019年,《關于切實提高農村改廁工作質量的通知》詳述了“通關”法則——領導掛帥關、分類指導關、群眾發(fā)動關、工作組織關、技術模式關、產品質量關、施工質量關、竣工驗收關、維修服務關、糞污收集利用關。
2019年,全國90%以上的村莊開展了清潔運動,動員近3億人次參與;截至2019年底,排查出2.4萬個非正規(guī)垃圾堆放點,82%已完成整治;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84%以上的行政村;農村衛(wèi)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0%。
2020年,《2020年農業(yè)農村綠色發(fā)展工作要點》提出:要持續(xù)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,全面實施秸稈綜合利用行動,深入實施農膜回收行動,探索開展農藥廢料包裝廢棄物回收,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。
2020年,《2020年農村人居環(huán)境整治工作要點》囊括11個方面50項舉措,主要任務就包括:指導督促各地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,深入推進垃圾圍壩整治,積極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與環(huán)衛(wèi)清運網絡“兩網融合”;指導各地分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。
綜上,也不難看出,生活垃圾處理、農村廁所改革,這兩個命題是農居環(huán)境整治須直面的癥結。我國一直強調,要尊重“千村千面”的事實,因地制宜選對路子,選好路子,選“活”路子,助力“美麗鄉(xiāng)村”建設。
因此,期待,2020年農村人居環(huán)境整治將交上怎樣的答卷。